当前位置: 首页>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>工作推进

绿色消费点燃经济新引擎!去年重庆二手商品交易规模达697.5亿元

发布时间:2025-04-17 16:32
发布时间:2025-04-17 16:32
字号: [小] [大] 【打印正文】
分享到:

二手经济不仅是绿色转型的“加速器”,更是消费升级的“新引擎”。4月16日,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,2024年,重庆聚力打造绿色消费高地,全市二手商品交易规模达697.5亿元,近三年年均增长超5%,带动就业创业超10万人。

据市商务委总经济师余朝洪介绍,近年来,重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牵引,将二手商品流通作为消费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,坚持“政策引导、平台搭建、模式创新、生态培育”四维发力,努力走出一条二手商品流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。

具体而言,重庆积极响应商务部等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要求,通过制定《推动美丽重庆建设促进绿色商务发展规划(2024—2030年)》、成立首个省级旧货流通协会、实施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建设项目等举措,完善顶层设计、加强规范管理,同时将二手商品流通作为以旧换新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,推动汽车换“能”、家电换“智”、家装厨卫“焕新”,全市累计报废汽车近8.3万辆,汽车、家电以旧换新分别达16.5万辆、240万台。

在市场布局上,重庆着力加强数实融合联动,构建旧货流通网络。全市培育各类二手商品流通企业80余家,建成二手商品交易市场57个;形成21个大型综合市场、20个专业市场、N个社区网点的“21+20+N”二手市场布局,线下三级市场体系加快构建。重庆还积极发展“互联网+二手”模式,数字赋能、旧货直播基地、二手电商等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,为二手商品的流通注入了新活力。爱回收、闲鱼等国内知名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引进,则进一步丰富了二手商品交易的线上渠道。目前,“爱回收”已在重庆开设回收站点45个,年回收电子产品超50万台。

针对二手商品交易场景打造,重庆同样不遗余力强化创新驱动。除了大力发展夜间经济,培育特色跳蚤市场,吸引外地游客打卡,重庆还依托关闭的家具广场等场地,打造超10万平方米的旧货市场,集选购、追忆、体验于一体,推动传统市场以“旧”焕“新”。此外,重庆还将二手商品交易融入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,发展二手奢侈品卖场模式。例如,创新打造重庆二手名表珠宝交易市场,举办重庆自贸试验区首届国际中古名表名包展览交易会,汇聚众多知名品牌二手名表、珠宝开展保税交易,推动二奢跨境流通。

此外,为推动二手商品流通的深入发展,重庆还注重宣传发动,培育绿色消费生态,浓厚绿色消费氛围。通过主流媒体、城市IP和全民参与等多种方式,全市积极举办汽车后备箱集市,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活动。例如,“董家溪周末集市”每周举行,集市单日最高客流破2万人次,已成为市民休闲消费集聚地;洪崖洞及下浩里老街开办的“3re closet循环服饰商店”,创新“古着+闲置+改造”模式,月均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,极大激发了市民参与二手商品交易的热情,让闲置物品“活”了起来。

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以创建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为契机,大力实施经营主体培育、流通平台打造、流通模式创新、流通秩序规范“四大行动”,大胆探索,积极创新,在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的浪潮中,打造绿色消费高地,持续推动全国二手商品流通高质量发展。

我是“渝快小宝”
点击我,为您语音播报

您即将离开“篮球欧洲杯下注_亚博足彩app-官网网站”